【万人助万企】济源示范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动态
★ 经验交流
玉泉街道:当好“服务员” 办好“企业事”
玉泉街道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载体,不断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高位推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一是建专班,压实责任。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玉泉街道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建立项目攻坚台账,制定项目督促机制,用督查倒逼落实,进一步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二是立规矩,制度管人。出台《玉泉街道居委会干部插手工程十严禁》和《玉泉街道清廉正居八项规范》,严格禁止以封路堵门、阻挠施工、闹事等方式干扰项目建设,严禁借项目建设或经济活动实施敲诈勒索、收受好处或权力寻租等行为,从制度上管人,营造良好政务营商环境。三是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关注营商环境建设。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让企业及时了解省、示范区相关主管部门涉企优惠政策和金融宣传,并认真加以落实,助力企业发展。
二、助企纾困,打通企业发展“中梗阻”
一是一企一人专人服务。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创新“ABCD”问题收集分类清单、“红绿黑旗”跟踪问效机制,把助企数量由67家扩大为102家,助企干部由原来的59名增加到111名,深入企业一对一服务,及时记录并反馈困扰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二是重点项目专班服务。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抓好领导常态化包联、专班专项化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协调、手续办理等各种问题。三是政企连心定期服务。制作100余张助企“连心卡”,建立政企连心桥服务机制,开展“中小微企业畅聊会”,“企业服务日”等活动,每月固定一天面对面为企业宣传政策、零距离解疑答惑。
三、搭建平台,擎起经济发展“硬支撑”
为突出解决建设用地这一制约项目建设的首要因素,玉泉街道在河南中沃、河南济世药业有进一步扩大生产意向的背景下,尽早介入企业未来规划,争取批准先行用地,着力保障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用地。为解决丰泽特钢、豪天机械等企业生产场地问题,玉泉街道盘活挖潜现有资源,着力破解土地资源紧缺和闲置资产“沉睡”的矛盾问题,从“土地存量”中找“发展增量”,在盘活低效闲置土地上拓展发展空间,“腾笼换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此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实现道路、管网、暖气、蒸气、绿化、亮化等全要素全覆盖,从基础设施着手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 典型案例
经开区为金利铅基多项目修建临时道路保障运输需求
针对包企干部6月份到企业走访过程中,金利铅基多金属固废协同强化冶炼项目负责人反映,玉川北路修建周期长,严重影响企业十月份投产后的材料运输。经开区高度重视,及时与企业研判解决办法,决定出资160余万元修建一条长480米、宽10米宽的临时道路,以满足该项目十月份投产后的运输需求。为确保道路顺利开通,经开区由党组成员牵头负责,抽调专人服务。历时三个月,该条道路已于近期正式开通,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 部门动态
财政金融局安排14.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积极落实留抵退税政策。截至8月底,足额保障留抵退税资金13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现金流紧张等困难,有力支持了疫情期间企业稳岗稳产及创新发展,帮助企业渡过暂时难关。二是快速兑现涉企政策资金。认真梳理各项扶持企业政策的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实行“清单式”管理,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时受理随时办”,持续提升涉企资金兑付效率。截至目前,累计安排1.5亿元,用于兑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项目、企业满负荷生产以及科技项目支持等惠企政策,惠及100余户企业。三是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质效。建立健全线上银企对接机制、线下政银企三方协调机制、部门联动金融入企综合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财政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宣讲,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尽早尽快释放政策红利。目前累计开展28次金融服务对接会,入企帮扶50余次。
人社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企强技专项行动
人社局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目标,以企业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企强技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企业技工缺问题。截至目前,示范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238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344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161人,各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省定全年任务。一是紧盯用工需求,实施“培训助企”。1-9月份,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万人次,开展新型学徒培训828人。二是聚焦重点产业,实施“评价助企”。目前,共有豫光金铅、富联科技、金马能源等15家企业自主技能等级评价机构,涉及职工近5万人。三是把准惠企关键,实施“补贴助企”。共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资金312.29万元,惠及补贴人数2294人次。
梨林镇“项目专员”制助推项目建设“加速度”
梨林镇成立济源梨林创新创业孵化园(中原鞋城)项目部,建章立制,倒排工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聚焦施工品质,加快工程进度,做到超前辅导、全程帮办、跟踪服务,建立快捷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随时随地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把“项目为王”理念贯彻到支持服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截至目前,中原鞋城项目一期3栋标准化厂房已开工建设,1号楼将于本月底封顶,预计年底3栋厂房主体工程完工;项目北侧林带2000余株树木已采伐,绿化改造提升方案基本确定;项目贷款事宜经与中原银行多次沟通,已进入风险评估环节;“四上”企业入库纳统工作进展顺利,省统计局已批复纳入名录库,拟于10月份申请投资项目入库;项目专员已赴温州对接项目建设后期企业入驻事宜。
承留镇扎实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一是摸清底数。梳理辖区规上企业名单,健全规上企业信息库,对辖区规上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统计调查,收集企业困难,完善相关信息,实时动态更新。二是建立台账。对9家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存在的困难分析和分类梳理,一企一账,明确帮扶措施和时间节点,实行销号管理。三是精准指导。一企一策,督促指导企业设立研发科目、研发辅助账和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促成聚鑫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济源恒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四是协同推动。积极对接引入第三方开展对企业的培训,帮助企业明确研发项目、研发方向等,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稳步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目前,承留镇共21家规上工业企业,除五三一水泥厂停产外,18家已实现研发,研发活动覆盖率达90%。
来源:济源示范区“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