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工科〔2025〕10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27号提案的答复
李亚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AI赋能工业智造,全力促进济源实现高质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政策引导,构建AI赋能生态的建议
济源示范区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专项行动方案》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AI赋能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构建了数智赋能的良好生态。出台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济管〔2023〕1号)等文件,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含AI应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支持。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二、关于打造三平台一中心,突破技术瓶颈的建议
积极对接华为云、百度云等数字龙头企业,旨在引入其在济设立区域性研究中心或赋能中心,与河南科慧、济云智慧、国泰自动化等本土企业合作共建。合作重点将涵盖工业智能化改造、工业机器人研发、管理系统开发等数字服务。济源国泰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国泰人工智能暨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获评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电解槽红外热成像短路在线检测的创新应用、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锌锭表面质量智能分析系统、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AI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速棒材表面缺陷质量检测系统、炉号智能识别系统获评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哈工大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探索发展工业AI研究院,目标是加速技术转化,争取实现孵化技术项目的目标。立足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如大数据分析、AI数字人、AR全息投影在电商领域应用)。
三、关于实施三大工程,推动场景落地的建议
一是积极引导重点产业链头部企业例如济源钢铁、豫光金铅等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实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济源联通联合豫光股份、万洋冶炼签订“5G工厂建设协议”,相关落地实施方案已基本确定,现场施工正在逐步展开;济源移动联合济源钢铁打造的“5G+智慧钢铁”项目有序推进,“5G+废钢判定”、“5G+远程诊断”的场景应用更加成熟。
二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精准节能降碳,积极培育创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富联科技、万洋冶炼、丰源电气、鲁泰纳米、金利金铅等5家企业获评河南省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三是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豫光集团直接炼铅厂氧化炉下料口率先引进应用智能工业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精细捕捉人工清料动作,替代现场作业人员,对氧化炉下料口炉渣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四、关于完善人才与保障机制的建议
支持重点企业联合高校开展定向培养工业AI工程师;对引进的AI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严格按我市最高人才补助标准落实安家补贴等相关待遇。
感谢您对我市工业信息和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8月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0391-6633923
联系人:白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