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工科〔2023〕70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018号提案的答复
薛小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济源作为一座因工而兴、因工而强的城市,长久以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不动摇,围绕企业、产业、企业家采取了多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坚持高位推动高效落实,深化工作方法与结果运用
一是搭建专班,大力推动。针对主要工作与重点项目,示范区高度重视,出台《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示范区领导联系开发区、镇、街道名单〉〈示范区领导联系企业名单〉〈示范区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济区办文〔2022〕31号),建立起企业、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帮扶机制。同时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搭建工作专班,由示范区主要领导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大力推动工作有序深入开展。
二是狠抓落实,创新方法。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坚持“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好面对面工作法等系列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业诉求,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强化导向,评先奖优。示范区充分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活动等重点工作分别出台了考核评价方案,对各成员单位或承担指标单位进行客观科学评价,加强结果运用和结果激励,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干部考核“三挂钩”,保护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运行监测与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不利局面,示范区用足用好经济运行监测和项目谋划建设两个抓手,确保示范区工业经济稳定向好。
一方面深入实施“电量日监测、价格周报告、运行月分析”工作机制,健全企业生产情况摸排机制和多部门常态化经济运行调度联动工作机制,提前摸排重点工业企业次月停产检修计划,加强关联数据的印证支撑,客观评估企业产值,对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趋势作出合理预判和及时预警。截至目前共摸排企业检修情况6次,召开多部门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5场。
另一方面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精准抓住有利时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借助全省“三个一批”活动开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工,持续夯实示范区经济发展基础。目前,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321亿元;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251亿元;新投产项目24个,总投资57亿元。第八期“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266亿元;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491亿元;新投产项目9个,总投资21亿元。
三、坚持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深化扶优做强与转型升级
一是培育企业做强做精。拟出台《济源示范区“十百千”企业培育行动工作方案(2023-2030年)》,加快培育示范区营收超千亿拔尖企业、超百亿行业龙头、超十亿领军企业,尽快形成梯次衔接、实力强劲的产业链头部企业集团。强化专精特新政策宣传引导,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今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43家。
二是深入推进“三大改造”。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强化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22年,完成技改投资超60亿元,实施中原特钢ZYSCO数字化工厂等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超25亿元;认定智能工厂(车间)6家,金利金铅、济源钢铁、万洋绿色能源创建为2022年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豫光有色冶炼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省级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联水泥、金马能源、豫光锌业、伊利乳业、联创化工等5家企业创建为国家绿色工厂,豫光股份、金利金铅、中原特钢、富联科技等4家企业创建为省绿色工厂。今年以来,新增1家省级智能工厂、3家省级智能车间、2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活动,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进,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创新环境,以高质量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03%,超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全省第3位;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14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5家,企业核心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坚持服务全区工作大局,深化万人助企与环境优化
坚持“快细严实高”工作标准,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13710”工作机制,把精力向企业聚焦,纾困通堵稳住大盘。
一是建强体系框架。起草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包联企业名单和领导小组名单调整进度,强化与省企业服务办、省第十八工作组的纵向联动,与示范区各成员单位、职能部门的横向协同,全力推动活动开展。
二是强化服务手段。集成企业办事、政策申报、诉求反馈、供需发布等多个方面内容,建成推广“亲清济源”政策直达平台,打造企业服务“一掌通”。逐项分类梳理汇总印发惠企政策汇编,示范区“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编印涉企优惠政策汇编,并通过多种途径分发企业。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增大政策普及面积和受众数量,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和“四项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政策宣讲17场。深入开展“四项对接”,已开展产销对接9场,产融对接19场,产学研对接12场,用工对接39场。
三是加大问题化解。创新问题收集方式,增设“万人助万企”线下服务窗口,在市民之家政务大厅咨询服务台以及税务、公积金、商事登记、医保、人社等分大厅,以及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显著位置分别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加大问题收集力度,扩大问题收集范围。坚持“点办理、批处理”工作法,充分运用问题闭环解决机制,着力破解企业反映问题诉求。截至目前,共交办企业反映问题667个,办结665个,办结率99.7%。
下一步示范区工科委将持续贯彻落实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总目标,围绕“八个深化”,狠抓企业服务,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推示范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3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0391-6633684
联系人:王辉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委员人数另加5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