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工科〔2022〕133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A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001号
提案的答复
示范区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示范区工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激发涌现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努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企业服务。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工作与“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纵深化开展相结合,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现有的强大工作体系,统筹各部门工作重点,加快形成部门工作合力,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性服务力度,推动企业疑难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铺平企业快速发展道路。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纳入到“万人助万企”活动包联体系中,每家“专精特新”企业均安排分包干部进行包联。
二是提升支持力度。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育工作,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出台政策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奖励额度,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深层次创新发展动力。同时做好产融、产销、产学研、用工对接等四项对接活动开展,围绕企业资金、市场、科研、人才等方面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目前,产融、产销、产学研、用工对接活动已分别开展36场、11场、15场、39场。已将首次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次性奖励分别提高至50万元、30万元;拟将再次被认定成功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2022年新认定为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奖励资金的请示已报送至示范区管委会。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聚焦政策宣传,围绕重点园区和镇、街道,联合有关单位、金融机构组织“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听取学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关支持政策和认定条件,推介“专精特新贷”等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利用“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宣传展示有关工作文件和显著成效,营造企业争先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开展“专精特新”政策宣讲4场次,“专精特新贷”产品推介会1场。
四是增强创新动能。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紧盯研发活动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通过精准调度、靶向发力、高效服务,用好用活强化主体培育、搭建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人才、贯通产学研用等多项手段措施,为企业精准“画像”。同时加快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提升核心自主技术研发能力。截至9月底,示范区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活动已实现全覆盖,建成市级及以上科研机构20家。
五是提升服务水平。立足示范区“专精特新”服务现状,转变思路、打开格局,积极引入实力较强、水平较好的服务机构落地济源,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和优质的服务。同时着重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家综合素质,积极推荐企业家参加省、示范区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目前,已引入河南联泰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专项业务,1-9月份共免费为“专精特新”企业完成技术创新服务17项、成果转化55项,解决法律问题83项,促进企业形成94项新专利、24项新产品,助推企业上云用云、开展上市辅导。引育落地了济源蜗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济源颐高互联网+孵化园等2家服务机构,围绕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申报等为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并积极推荐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煌节能负责人崔国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湾实业负责人席为民、正宇实业负责人陈菊青等赴厦门大学参加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专题培训;推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龙兴钛业负责人龙志赴中山大学参加百名中原领军型企业家培训等活动。
在各级领导,尤其是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示范区共有3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从数量上来说,示范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13.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占比均高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多的洛阳市(数量全省第3位)、南阳市(数量全省第5位)、许昌市(数量全省第6位)、开封市(数量全省第7位)。
从质量上来说,示范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数量高于周口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比重为15.2%,均高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排名第5的南阳市(占比13.9%)、第6的焦作市(占比12.4%)。
下一步示范区工科委将持续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继续围绕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好发展支持,同时精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让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现出来。
感谢您对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2年10月3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0391-6633684
联系人:王 辉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委员人数另加5份),市政府办公
室1份、督查局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