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MB1211977/2024-00029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8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

202480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

  

赵方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商工商联、教育体育局、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行济源市分行等部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贷款优惠政策

人行济源市分行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窗口指导,引导银行针对企业性质和不同行业企业融资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优化信贷结构,创新和丰富信贷产品,陆续推出税易贷、专精特新贷等多项特色产品,较好满足了企业多样化、差异化的信贷需求。同时,定期开展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督促银行机构完善机制、让利实体,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20246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7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9.6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48%,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13个、26个、13.86个百分点。

为支持银行更好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1月份按要求下调面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即将原执行的年息2%下调至1.75%,上半年累计办理再贷款、再贴现4.37亿元,支持市场主体363户。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作用,按法人银行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发放奖励资金,并将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由10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精准引导法人银行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上半年累计发放支持工具奖励资金279.8万元,带动两家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新增2.79亿元,激励资金发放金额位居全省前列。

二、关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示范区工商联、教育体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措并举,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培养精尖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育、建设高等职业学校产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建设,与华为集团、格力集团、富联科技、比亚迪、河南豫光、济源钢铁、河南金利、河南清水源、济源文旅集团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甲骨文软件学院、白银珠宝产业培训学院、济源工匠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现代产业学院等,成立有济源发展研究院、济水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砚艺研究中心、济源冶金化工创新研究院、孙思邈中医药研究所、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发平台。

二是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富联科技集团、河南豫光集团、河南龙成集团、济源钢铁公司、洛阳永宁金铅冶炼有限公司、连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浙江上虞国际大酒店、河南丰源石油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业签署协议,近年来共组建订单班和定向培养班100多个,为企业培养各类急需人才6000多人。另一方面,进企办学,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与济源钢铁公司、清水源科技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合作,进企办学,在济源钢铁公司建立了烧结杯实验室、在清水源科技公司建立了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心、在富士康晋城工业园建立了模具加工实训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学生培养课堂延伸到企业培训中心和生产车间,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在企业设置课堂,按照企业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强力推动全员技能培训。人社局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和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强力推动企业职工全员技能培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鼓励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产业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等,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等各类培训工作。结合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特点,企业可按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主要内容面向新招用、转岗和重点关键岗位技能人员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科学设置课程内容,进行精准施教,先后与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济源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济源市北方特钢制辊有限公司、河南万家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济源市金秋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富联科技(济源)有限公司、济源海湾实业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金利金锌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新型学徒制培训,专业涉及电工、铣工、焊工、数控车工、化工总控工、钳工、贵金属冶炼工、化学检验员、硫酸生产工、锅炉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重冶火法冶炼等工种,累计培训新型学徒3627人,发放补贴1461.35万元。

四是做优做强“济商讲堂”。示范区工商联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与愚公移山干部学院联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品牌。2023年,“济商讲堂”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入选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典型做法,工商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以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为主题,组织示范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负责人100余人次走进洛阳建龙、洛阳涧光开展“专精特新”理想信念教育活动2期,得到与会企业家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实施“年轻一代企业家接力计划”。依托“济商月讲堂”培养新生代和“创二代”企业家,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围绕商务礼仪、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模式和业财融合等主题举办4期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法律意识和创新管理能力。

三、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示范区工科局、税务局立足部门职责,持续加大对创新企业、军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创新企业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讲力度。示范区工科局围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开展政策宣讲,加强对国家、省、市各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政策知晓率,今年累计开展政策宣讲28场次。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发布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通知,择优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指导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根据创新龙头企业遴选条件,从有效期内高企中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企业10余家开展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在正式申报时逐一进行辅导。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评价入库53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48家,2024年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正在申报中。

二是加大军工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具有“参军”潜质的民口企业参加有关项目路演、成果展示、论坛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大“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宣传推广,帮助企业及时对接优势发展资源;引导辖区民口涉军企业积极参与河南省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协助企业办理相关军工资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相关资金项目,坚定企业军民融合发展信心。

三是关于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根据该规定,示范区没有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权限。目前,国家层面针对科技创新已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示范区税务局将依托税收大数据,分类建立企业清册,实现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精确辅导、精细服务,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感谢您对济源示范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4827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0391-6633684

联系人:冯小丽

送:市人大选任联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电话:0391-6633623

地址: 济源市行政二区8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2136号-2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1067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