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工科〔2023〕79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
答复
张先军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扶持白银产业明确出口退税政策和银料赊销政策”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中国白银城项目是我市为加快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拉长白银等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吸引集聚了一批金银等饰品加工企业入驻,目前一些企业面临出口退税、银料赊销政策到期等问题的困扰。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出口退税情况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贵金属和宝石为主要原材料的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98号)规定,企业出口的产品中贵金属成本占产品原料总成本80%以上的,应适用所使用贵金属的出口退税政策,目前银出口适用此征税政策。2020年以山立珠宝首饰供应链(济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立珠宝)为代表的企业提出口退税方面的问题后,济源市税务局高度重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经实地核查、政策评估、外部调查、向上请示等手段后,已对企业申请办理的3批次出口退(免)税做出不予退税决定。之所以不能满足出口退税的条件,在于其主要原材料使用了贵金属银,其银的成本占主要原材料的成本超过了80%,应当适用银出口征税的政策。
企业如采取一般贸易出口进行退税申报,税务机关就必须要对其产品的贵金属占比进行核查,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其本身产品出口适用免税政策,但河南省内目前无符合条件的商务等部门认定的首饰采购市场,在省内无法适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鉴于此情况,济源市示范区管委会要求税务局派人亲自前往广东调研,也通过省税务局联系广西、云南等地的税务部门,了解到上述省份对政策执行与我省一致,其中云南对少量银首饰退税,在沟通后云南认为前期退税存在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整改决定。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其他省份同类型企业出口银首饰的规模普遍较小,而山立珠宝的出口额巨大,如果违背政策给予退税或不足额征税的决定,将给济源税务部门的执法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因此示范区税务局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已经如实向企业反馈了情况,目前此政策无法突破。
二、银料赊销政策情况
目前,中国白银城共有赊销白银5000公斤,享受原料赊销政策的企业共12家,赊用白银约4610公斤:其中万洋恒石赊用约2000公斤、山立珠宝赊用约950公斤、富力伟公司赊用约240公斤、登峰首饰赊用约327公斤、金顺福饰品赊用约304公斤、豫见好银珠宝赊用约188公斤、铭阳珠宝赊用约224公斤、千千银饰珠宝赊用约110公斤、济源白银城商贸有限公司赊用约80公斤、澳德文化传媒约188公斤。共有赊销资金4000万元,享受白银赊销款的企业共7家,赊用资金3065万元:其中山立珠宝890万元、金顺福饰品495万元、金顺福纳米电镀150万元、金顺福珠宝260万元、金利金银640万元、恒泽金属制品130万元、万洋金银珠宝500万元。
赊销政策实施至今,各企业产量实现了50%的增幅,销售收入增长率为40%,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后劲足,为下一步做大做强白银城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赊销的白银和资金由白银城供应链公司在经营运作,赊销政策到期后,由政府主导的白银和资金赊销逐步退出,由供应链公司来筹措资金,进行市场化运营:一是建立现货仓库。建立一个现货仓库,企业有偿使用,使企业有足够的原料支撑运转,提升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产值。二是拓展销售渠道。建议为企业多渠道提供资源窗口,例如举办展会等,以吸引各地客商来济源采购,增加企业订单,同时提高中国白银城的影响力。三是搭建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优势,不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召开座谈会,促进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感谢您们对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3年6月2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0391-6633623
联系人:薛小波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