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工科〔2023〕69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4号建议的答复
卫泽方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尽快促进我市经济强劲复苏”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99%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示范区2022年已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财政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不含土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设备投入的7%给予企业扶持,今年拟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延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政策,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能级提升、开展三大改造等方面快速发展。目前,新政策已经示范区管委会常务会议研究,正在优化完善。
另一方面,示范区出台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济管办〔2023〕7号),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企业及招商引资优秀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精神荣誉奖励和财政资金等奖励措施,对市级本土企业给予与同行业外来引进企业均等一致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1-4月份,济源引进省外资金87.4亿元,同比增长6.59%;实际利用外资5078万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占目标任务的148.9%,居全省第一位。
二、全面减轻企业负担
一方面规范办事流程。引导金融机构缩短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效率,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3月10日专门组织召开示范区金融运行分析暨窗口指导会议,要求示范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融资利率水平下行,向市场主体让利。
另一方面强化就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当年新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毕业年度或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按新招用员工人数,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并对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进行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共为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和伊利乳业的16人返还2022年度社保补贴100506.3元。
除此之外,示范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强化保障兜牢底线。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1%”政策至2024年底,进一步惠企利企。截至5月底累计降低失业保险费1741.7万元,惠及5212家企事业单位;85家规上工业企业拟享受奖补补贴364.7万元;共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159.06万元、一次性创业补助8.5万元。
三、强化融资要素保障
一是积极落实货币政策,持续开展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特别帮扶行动。截至5月末,累计组织金融机构对接801家名录库企业,为742家企业发放贷款36.17亿元,贷款支持就业人数2.40万人,贷款余额15.3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2.17亿元,同比增长39.29%,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0.90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5.85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57亿元,同比增长37.23%,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8.8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1.60亿元。
二是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加快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运用,按月监测示范区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督促金融机构将LPR下调等结果传导至市场主体,最大程度向市场主体让利。2023年1-5月,示范区金融机构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加权平均利率4.70%,比去年同期下降0.67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加权平均利率4.97%,比去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
三是全面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推广《河南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奖励办法》,以“汇率避险惠及万家”为主题,开展“2023智汇行”活动,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为外贸企业讲解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外汇衍生品案例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截至5月末,辖区共签约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1.02亿美元,新增首办户企业7家。套保率居全省前列五。
四、深化助企帮扶纾困
纵深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聚焦助企帮扶和问题收集化解。
一是建强体系框架。起草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包联企业名单和领导小组名单调整进度,强化与省企业服务办、省第十八工作组的纵向联动,与示范区各成员单位、职能部门的横向协同,全力推动活动开展。
二是强化服务手段。集成企业办事、政策申报、诉求反馈、供需发布等多个方面内容,建成推广“亲清济源”政策直达平台,打造企业服务“一掌通”。逐项分类梳理汇总国家、省、示范区重点涉企扶持政策,编制完善《开放招商和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汇编》《惠企政策汇编》手册,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广泛开展政策宣讲、走访等多种宣传活动,增大政策普及面积和受众数量,确保政政策精准“滴灌”到位。今年以来已开展政策宣讲17场。
三是加大问题化解。创新问题收集方式,增设“万人助万企”线下服务窗口,扩大问题收集范围。坚持“点办理、批处理”工作法,充分运用问题闭环解决机制,着力破解企业反映问题诉求。截至目前,共交办企业反映问题667个,办结665个,办结率99.7%。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断壮大。持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加快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全力引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规模。
二是引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坚持引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研发活动、强化成果转化,适当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切实提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优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围绕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全周期和资金、土地、用工等生产经营要素深化企业服务,立足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示范区经济大局,用心用情化解企业困难,服务企业发展。
感谢您们对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3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0391-6633684
联系人:王辉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