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工科〔2022〕149号 签发人:李军华
办理结果:A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关于对济源市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082号建议的答复
李进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济源经济发展进程中,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企业改革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活力,不断为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设立“企业宁静日”制度,是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的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能专心谋发展。
一、建议落实情况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济管〔2020〕10号)第33条已经提出设立“企业宁静日”:“每月1—25日为‘企业宁静日’,各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的检查监管要依法、有效、公开、公正地进行。除安全、环保执法检查以外,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要尽可能减少非必要性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二、政企互动助力企业发展
同行交流、上级视察,是促进行业发展、帮助企业解难的有效方式。不少企业生产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难题,往往都是在参观、检查中发现问题症结、寻得突破口的,很多企业视参观、检查为实现更好发展的契机。
(一)执法检查工作需要。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必须具备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主体资格。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煤炭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及上级部署、投诉举报、突发事件等需要依法立即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的情况。近些年随着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各级执法部门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涉企联合检查,执法检查逐渐规范,涉企检查方面企业负担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二)企业服务工作需要。近些年由于世界经济形势、新冠疫情等因素,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开展助企纾困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在“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过程中,活动办对助企干部走访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活动走深走实,确保助企干部走基层、访一线,查真情、解难题、办实事。
(三)督导核实工作需要。为有效应对当前复杂严峻形势,充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实施,加大对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等各级政府和部门成立工作组,深入各地开展围绕推动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聚焦地方扩大有效投资、提升项目审批开工建设效率、实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开展督导和服务。这期间会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走访座谈,主要目的还是确保企业在政策上应享尽享,及时发展政策落实中问题,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时效性。
三、优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一)落实好“企业宁静日”制度。下一步,示范区工科委将通过各种场合向各级各部门进行呼吁,进一步落实好“企业宁静日”制度。同时,“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活动办将对助企干部提升工作要求,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密切政企沟通,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解决,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二)强化部门协同。工科委将加大与示范区营商办、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济源市信用办等议事协调机构和各执法单位的协同配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合理地确定涉企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等制度,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加大随机抽查力度。对守法经营信用良好的企业,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
(三)切实发挥走访企业作用。企业谋求发展进步,地方支持企业发展,不仅要经常到企业参观、检查,更要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部门和企业可以利用好参观和检查的机会,多交流、多探讨,促进发展、实现共同进步。部门检查指导时帮企业总结经验、指导发展、排忧解难。
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是改善营商环境的一次实践。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扎实有力的举措为企业减负,让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希望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企业获得感能够不断增强,企业更加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2年10月3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0391-6633053
联系人:杨 彪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
1份、督查局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