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工信〔2019〕67号 签发人:赵金刚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号建议的答 复
卢苗军、苗吉祥、代志周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济源市饮料行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资金扶持
针对我市食品饮料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现状,在金融资金方面加强对食品饮料企业的帮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减轻企业负担,缓解食品饮料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担保贵的难题,支持企业发展。一是2019年4月开展了中小微企业涉企优惠政策宣讲,帮助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食品饮料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同时组织我市工商银行、中原银行等9家银行与小微企业进行推介对接活动,进一步加强银企交流合作。二是组织市金融办、济源投资集团、助保贷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研究金融帮扶措施,将食品饮料行业作为支持重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开展融资担保及贷款业务,降低企业的融资担保成本。三是加大对我市竞争力较强的食品饮料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等升级项目,在各级工业升级奖励扶持资金上优先支持推荐符合条件的食品饮料企业。协调税务部门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并做好政策辅导,确保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饮料企业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二、培育提升特色品牌
一是加快食品饮料产业化联合发展,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7〕9号)精神,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肉兔、核桃、生猪、饮品和奶牛等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完善食品饮料上游产业链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二是联合工商部门,完善食品饮料商标品牌建设帮扶指导机制,推进落实商标品牌奖励政策,组织开展对口指导帮扶,发挥全市“品牌工作指导站”作用,激发企业品牌建设主观能动性。三是联合质监部门,强化食品饮料领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联合本地食品饮料企业开展跨地区打击侵权假冒行动,规范行业秩序,维护本地企业品牌形象。三是持续组织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活动,推动食品饮料企业科学培育品牌,联合质监部门重点培育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争取市长质量奖、河南省质量标杆等品牌荣誉,增强我市食品饮料品牌含金量和知名度。
加强行政服务指导
一是4月份组织安监、税务、食药监、环保等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落实行政指导及行政处罚建议。二是协调行政执法部门对食品饮料企业加强服务指导,推进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和行政辅导,创新开展相关领域的风险预警管控工作,预先制止企业违规违法行为。各部门可在职权范围内结合企业风险等级等情况合理确定必要的监督检查频次,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三是提高“企业服务110”系统服务效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高效解决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的各类困难,打造食品饮料行业良好营商环境。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坚持无风险不检查、无审批不进户、无违法不停票。
四、整顿行业秩序
研究制定我市2019年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依托玉泉特色产业园、梨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实施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升食品饮料产业集中度,以“规模化、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推动我市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联合质监部门,强化食品饮料领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联合本地食品饮料企业开展跨地区打击侵权假冒行动,规范行业秩序,维护本地企业品牌形象。
感谢您们对我市工业事业的关心支持。
2019年7月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6633856
联系人:李定均
济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7月4日印